文:蓝志锋
新古毛补选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占选民总数18%的印裔,成为朝野争取对象,印裔票可以发挥关键作用,扮演造王者角色。
新古毛的印裔选民地位十分“特别”。伊党乌鲁雪兰莪国会议员哈斯尼占指出,国盟在决定候选人时发现,若有巫裔候选人,巫裔选民就会投选巫裔候选人,而华裔选民则会支持华裔候选人。这也是为何国盟和希盟分别委派巫裔和华裔候选人,就是要先稳住基本盘。
新古毛的巫裔占49%,华裔则有31%,巫裔与华裔选民的投票倾向,大致已定。除非最后一分钟发生重大事故或丑闻,影响选民的观感。不然,巫裔继续支持国盟,华裔则成为希盟后盾。比较难掌握的的是各族投票率,以及印裔选民会否从原本支持希盟,因不满安华和团结政府,而静悄悄转向国盟?
国盟放眼,争取40%印裔支持。哈斯尼占甚至表示,有民调显示,60%印裔选民支持国盟。我对民民调调数据有所保留。先不说,60%印裔支持国盟,就连40%支持率的基础都有点模糊。
不管怎样,朝野都努力争取印裔票,尤其是团结政府。他们面对可能流失部分华裔选票的前提下,更加珍惜与呵护印裔支持,以抵消华裔支持率的流失。
与此同时,曾任槟州副首席部长15年的拉玛沙米去年州选无缘上阵后,调转枪头炮轰火箭,也严厉批评安华的团结政府。
他呼吁,新古毛的印裔选民不要支持希盟,因为政府忽略印裔权益,对印裔的贡献也很少,补选是印裔选民表达抗议的时机。
不过,安华强调,政府不曾边缘化印裔,反而推行了许多措施帮助印裔;并指责一些人士故意煽动印裔社群情绪,散播谣言让印群体以为政府边缘化他们。
其实,拉玛沙米带出一个印裔社群的严肃课题,即,身为少数,而且比例越来越少的族群,印裔是否被边缘化?!
大家都知道,历届政府包括现任团结政府,都把强化马来/土著列为首要议程,经济和财政资源都向土著倾斜,政府也以土著之名,制定许多提升土著社会经济地位的政策,导致非土著觉得遭政府忽略。
安华承认,政府确实一直强化土著,但不代表厚此薄彼,边缘化其他族群。印裔社群不要对政府推行的强化土著计划,感到愤怒或嫉妒;若印裔有需求,都可以提出来。
他列出政府为印裔提供的多项援助和福利等,说明政府也扶持印裔社群的发展。
政治是数人头的游戏。大马的种族政治更现实和残酷。当某个族群的人口比例下跌,该族的政治代表性可能就随着下滑。
大马印裔人口逐年下滑,从2010年占总人口的7.3%,下降至2020年的6.6%或220万人,印裔人数甚至比国内外劳人数还要少!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去年9月30日,外劳总数是273万,这不包括非官方数据的约300万非法外劳。
基于印裔人口比例降低,印裔权益是否被边缘化成为印裔社群主要议题。一旦选举期间则上升为选战议题,朝野相互交锋。
全马222个国席和13州的587个州议席当中,没有一个是印裔占超过半数。换言之,国内没有印裔选民居多的议席。
所以,任何拥有15%或以上的印裔选民议席,都被视为印裔关键选区,因为印裔票可左右选情走势,关键时刻发挥造王者角色,政党也比较倾向委派印裔候选人上阵,印裔权益也成为主旋律。
虽然拉玛沙米带着‘复仇’心态攻击安华,但他对政府提出的批评与质疑,并非完全站不住脚,当中也有政府必须重视和修正之处。
过去曾发生,政府拨给印裔的援助金被‘干捞’或滥用,导致国阵掌权期间,代表印裔权益的国大党卷入丑闻,最终被印裔选民唾弃,壮大行动党和公正党的印裔力量。
如今的团结政府也面对忽略印裔的指控,不同之处是,昔日政敌行动党和国大党已放下过去恩怨,连成一线,共同对抗国盟。两党同台拉票,展现团结态势。
新古毛所属的乌鲁雪兰莪国会议席属下的其中一个州议席。2008年政治海啸之前,乌雪国会议员一直都来自国大党,因为乌雪有约16%的印裔。
过去6年,我们换了5次政权和5名首相,选民不再轻易相信政府承诺,而是“听其言,观其行”,尤其是处于少数和劣势地位的印裔。
他们不再如往常般,专注效忠某个政党。如今的他们更在乎朝野双方,谁能提供最直接优惠措施,满足物资发展需求,以及缓解内心焦虑。
印裔社群普遍不满,族群目前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认为强势的土著挤压非土著的生存空间。
在“土著优先”思维下,占人口多数的马来土著和穆斯林获得更多机会,相对的非马来人则在有限的资源下竞争。
补选成绩仅提供参考指标,并非印裔支持政府与否的唯一标准。相比国盟,团结政府更需要维持印裔支持。
过去4届大选印裔一直是希盟的支持者,若支持率下跌,形同打开流失印裔票的缺口。
安华必须及时纠正,展现诚意挽回印裔的心,否则3年后的大选可能丢失印裔选民占关键少数的议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