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志锋

新山乌鲁地南警局遭袭击导致两名警员殉职后,全国警察总长拉扎鲁丁当天立即表示,凶徒可能是恐怖组织——伊斯兰祈祷团(Jemaah Islamiyah)的成员,也相信这名凶徒并非一时兴起发起的行动,而是有备而来干案。

同时,内政部长赛夫丁则在隔天补充,这名21岁的凶徒属于“独狼”行动。

警方与内政部的言论前呼后应,显示国内伊斯兰极端组织的威胁依然存在,也勾起民众对这些伊斯兰极端组织,以及它们与国际伊斯兰恐怖组织千丝万缕关系的担忧。

大马曾经是与基地组织(Al-Qaeda)有联系的极端团体及成员的大本营,例如伊祈团,该组织策划发动了2002年的巴里岛爆炸攻击,导致202人死亡。

此案的凶徒企图抢夺武器,属于预谋袭击,庆幸的是他未经训练,缺乏大规模袭击经验,否则会有更多伤亡,后果不堪设想。

伊祈团的威胁,让我想起2000年7月,澳玛乌那伊斯兰极端组织成员曾冒充军官,进入霹雳州宜力军营掠劫军火;尔后与军警交火,最终投降,期间2名军人人质遭对方残忍杀害。

警局袭击案与伊祈团的关系成为全马焦点,敲响极端组织在大马活跃的警钟。

不过,事发36小时后,全国警察总长却修改自己早前的说法,澄清凶徒并非伊祈团成员,也不涉及恐怖主义活动。警方当初怀疑凶徒,因为他的父亲是伊祈团成员。警方还未确定这次袭击背后的动机。

到底凶徒的用意是什么?是否真的如警方新版本般,与恐怖组织无关?倘若如此,为何警方第一时间点名伊斯兰祈祷团,而且出自全国警察总长和内长口中呢?

就算我们选择相信警方的最新版本,假定凶徒不是伊斯兰祈祷团成员;但是,警方能确认,凶徒的思想不受父亲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吗?

能否确定凶徒跟极端组织完全没有联系?这次袭击是否受区域和全球外围环境影响,模仿其他地区的低科技攻击手段?

不管调查结果如何,以宗教为名的恐袭威胁仍未解除,也无法在短时间消除。

我国军警情报单位,必须更紧密监督极端主义的滋长,化解本地不满情绪,并且关注更大范围的意识形态大背景和背后的脉动,减缓穆斯林被‘激进化’。

还有另一个被忽略的关键,即政府情报机构,不管是警方的政治部,还是反恐单位,以及武装部队的情报单位,这些单位是否有侦察到近期国内“极端和激进化”的趋势?

这些情报单位是否失责,没有第一时间察觉不妥的苗头?警方和内政部除调查凶徒及其家人之外,也要找出情报机构是否忽略某些重要讯息,导致两名警员殉职的悲剧发生。

除了警局袭击案之外,当天下午也发生两名男子携刀,试图开车擅闯入国家王宫的事件。他们声称要见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

虽然这两宗案件看似没有直接联系。如果,放在目前的种族宗教氛围脉络下检视,可能会有不同解读。

过去两年的大选和州选,3R课题(种族、宗教和王室)成为争议点,仇恨言论更频密、“极端化”言论和事件成为新常态。

这两起事件不应该被孤立看待,因为近期有一系列的类似事件,如火箭国会议员倪可汉住家遭人丢掷汽油弹、学者倡导反多元文化思想、挑战华淡小的行动、肉骨茶风波、各种杯葛产品事件等。

极端主义、仇外和宗教至上思想和论述,占据舆论空间,而且逐渐获得更多市场。这是令人担忧的趋势,政府须采取行动,打击破坏多元国情,制造矛盾和分裂的言行。

倘若政府置之不理,放任不管,民众情绪将轻易被煽动,产生敌意和排斥他人情绪,让极端意识形态,以及暴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有了传播的温床。

目前,仇恨言论和思维,静悄悄的扩大,一点一点吃掉原本我们社会所拥有的包容、中庸、多元、宽容,以及和谐。

政府必须阻止宗教恐怖主义的散播,政治人物也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以整体国家利益为前提,而不是满足对权力的私欲。

仇恨与仇外元素,正逐步侵蚀马来西亚的多元建国基础,动摇世俗的立国基础。我们不得不提防啊!

 

Author

  • 蓝志锋

    70后,媒体领域工作超过20年。16年任职《南洋商报》与《东方日报》,以及纸媒数码平台,从记者到主管,后为电子新闻主任,拥有丰富的时政新闻采访经验,也曾多次外派他国采访。2017年转战广播领域,参与全马首家中文财经资讯电台CITYPlus的节目和内容制作,并且主持新闻评论节目《主编点新闻》和《主编点头条》。他是《东方日报》、《中国报》、《新生活报》和新加坡《新明日报》专栏作者,也是不同媒体的常客时评员。他相信媒体应扮演第四权角色,参与历史、见证历史,记载历史。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