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志锋
日前,伊党主席哈迪阿旺的女婿扎哈鲁丁在面子书发文,通过虚构一则2058年华裔成为大马首相的报道,并配上首位华裔军官林英成,晋升中将的真实新闻截图,试图向马来人/穆斯林社群“贩卖”焦虑,暗示华裔正逐步掌握军政大权。
尽管他声称图片“只是装饰”,最终仍因引发抨击而撤下帖文,甚至伊党总秘书达基尤丁也强调此不代表伊党立场。
然而,伊党内部普遍存在不少类似扎哈鲁丁的强硬保守派,他们坚信马来人是国家主体,伊斯兰是国体,军、警、政要职应仅由马来穆斯林担任。若《联邦宪法》与伊斯兰教规不符,甚至应修改宪法以符合伊教义。
这让非穆斯林困惑,为何已掌握过半马来人/穆斯林支持的伊党,仍持续玩弄种族和宗教议题?
对伊党而言,当前的首要任务并非扩大支持率,而是巩固和维持核心的马来穆斯林基本盘。炒作种族和宗教议题能强化身份认同。在哈迪领导下,伊党将自身定位为马来人和伊斯兰的捍卫者,持续抨击首相安华和团结政府忽视马来/穆斯林权益,吸引那些对族裔和宗教身份认同感强的群体。
伊党也乘机边缘化竞争对手,通过强调宗教纯洁性和马来主权概念,将希盟和巫统等其他马来政党描绘成“不够伊斯兰化”或未能真正维护马来人权益,从而削弱对手的马来和伊斯兰正当性。
选举期间,种族和宗教议题是最能煽动选民情感,伊党操作议题敦促支持者积极投票支持月亮,尤其是在马来人占多数的议席。
此外,炒作种族和宗教议题也有转移焦点和掩盖本身弱点,避免公众关注伊党执政4州在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和施政方面的不足,转移民众视线,躲避问责。同时,通过强调“种族和宗教威胁”枪口一致对外,也能暂时掩盖党内矛盾,维持团结。
如今的伊党把推动伊斯兰化神权治国,视为主要政治议程。种族和宗教则是实现这项目标的重要工具。
伊党通过策略性地将非马来人/非穆斯林描绘成对马来特权和伊斯兰地位的威胁,试图限制非穆斯林的政治影响力。
伊党强调“马来人优先”和“穆斯林领导国家”的论调,旨在限定非马来人/非穆斯林担任国家高层职位(如首相、首席大法官和军警高职等)的机会,从而维护马来穆斯林在政治上的主导地位。
伊党制造“他者”叙事,营造外部威胁论(如“华人或成为首相”、“非穆斯林掌握重要权力”、“非巫裔掌控经济”等),以团结内部支持者,并使其排他性政策合理化。
自1951年成立以来,伊党的意识形态就根植于伊斯兰主义和马来民族主义。这种思想的延续性使其很难放弃种族和宗教的核心议题。
尤其是在哈迪为首的现任领导层坚持,“只有马来穆斯林才具备领导国家资格”,并视其为宗教义务的背景下,这种思想已根深蒂固,成为伊党组织文化和内部教育的基础,影响着每一代党员,使得操作这些议题成为一种惯性。
伊党玩弄种族和宗教议题并非仅为了争取支持,而是一个多层面的策略,以巩固权力、转移焦点、推动神权政治议程,并维护伊党认定的马来穆斯林在国家中的主导地位。
这种策略在短期内为伊党带来了巨大政治红利,赢得马来选票;同时,这也加剧大马社会的两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