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志锋

土著经济大会,一场精心策划,面向占总人口70%土著的重要盛会。从首相到两名副首相、多名部长、商界大亨,以及非土著的华印商会领袖都出席,参与讨论。

马来族是土著群体当中占最多约57%,东马土族则有13%。政府为人口多数的土著举办针对性极强的经济大会是大马独特的国情。

通常只有少数族群,或弱势群体才需‘特别关注’,以免遭忽略和边缘化,无法在社会经济层面向上提升。

马来族在政治、行政、国防、内政、外交,以及军警方面占绝对优势,而且还有马来统治者的保护伞。土著是否真的在经济方面处于劣势,就见仁见智。

土著竞技大会落幕后,是否达到当局制定的“积极、进步和创新”主题呢?从三天大会的短期效应而言,应该达标。惟,后续的路该怎么走,这才是重点。

大会期间讨论许多议题,10个不同领域都提出他们的建议。大会结束后,政府成立秘书处,跟进各项建议,包括副首相阿末扎希建议设立土著土地机构,以及其他倡议。

拨款给钱是最直接,马上吸引眼球的做法。安华在大会闭幕时宣布,政府拨出总额12亿令吉,成为全场焦点。

12亿令吉,分别是10亿令吉作为土著小额信贷、1亿令吉是新成立的昌明玛拉公益基金的启动补助金,以及1亿令吉的补助金配套,鼓励更多私营公司实施供应商发展计划。

过去50年,一直强调的土著持股30%已经不适合用来衡量,土著经济政策是否取得成功的指标。固打制和拐杖作风也应该逐渐退出舞台。

虽然大会也关注某些非土著面对的问题;但,这不是重点,更多的是安华要展现其多元和包容。领袖们的焦点依然围绕在土著,聚焦土著议程,提升土著地位尊严。

近来,马来社会对特权分配出现争议,如富裕权势家庭的孩子获得玛拉初级学院学位,剥夺原本应该给与贫困家庭孩子的机会。

大马交易所主席阿都华希建议,停止为购买豪华房子的土著提供折扣,而要专注协助低收入的土著买屋,若没有按照实际情况给予土著折扣,则会引起非土著的不满。

安华尝试在“土著议程”中,纳入包容的“昌明经济”元素,寻求土著与非土著之间的平衡点,不断向非土著解释,重申不挤压非土著的经济空间,而是打造全民获益的可持续性发展,迈向经济公平、更具文化活力的国家。

土著权益和经济利益课题,可轻易被政客扭曲炒作,只要搬出“土著是大多数群体,土著不成功,国家就无法成功”论述,可轻松收获一大票土著支持。

因此,历届政府都重视,并且不断强化土著议程。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在不牺牲非土著权益的情况下,实现土著议程?

这非常考验安华的施政策略和执行方式。他重新定义土著议程,赋予更宽松的新诠释,强调“具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确保真正需要者才获得援助,防堵漏洞,创造平等。

政策制定者理解,过去政策失败的原因,也明白为何不达标。

如今,土著和非土著都期待团结政府提出解决方案,确保政策有效落地,而非政令出不了布城,中途被拦截,沦为门面粉刷。

从商的非土著接受和明白土著议程的重要性,也深知难以绕过‘土著优先’的潜规则。他们期待的是,政府拟定真正的“包容和可持续发展”政策。

如果,安华重复同样的事情,却期望不同的结果,只是新瓶旧酒,满足土著的短暂需求,让昌明经济沦为空洞口号,也赔上民众对他的改革期待。

 

观看其他影片:

Author

  • 蓝志锋

    70后,媒体领域工作超过20年。16年任职《南洋商报》与《东方日报》,以及纸媒数码平台,从记者到主管,后为电子新闻主任,拥有丰富的时政新闻采访经验,也曾多次外派他国采访。2017年转战广播领域,参与全马首家中文财经资讯电台CITYPlus的节目和内容制作,并且主持新闻评论节目《主编点新闻》和《主编点头条》。他是《东方日报》、《中国报》、《新生活报》和新加坡《新明日报》专栏作者,也是不同媒体的常客时评员。他相信媒体应扮演第四权角色,参与历史、见证历史,记载历史。

    View all posts